世界对同性恋态度在变 多了宽容少了歧视

关注来源:环球时报2010-01-24

  很多西方媒体承认,在过去几年中,中国社会对同性恋的看法发生了巨大改变。本月初,《中国日报》在头版报道了中国出现的首例同性恋婚姻,尽管它尚不合法,对此,法新社称,这表明中国社会对同性恋的态度在进一步开放。《独立报》去年底还报道了中国首家受到政府支持的同性恋酒吧开业一事,并称其实在中国许多城市都有同性恋酒吧,它们并未受到政府干涉。《澳大利亚人报》18日回顾了中国政府在这一问题上的“开放脚步”:1997年,同性恋不再被视为犯罪;2001年,同性恋不再被列为精神疾病,“中国社会的容忍度无疑在提高”。文章还承认,公开同性恋身份可能给家人造成深深的、甚至是永久性的裂痕,在这一点上,“中国与许多西方国家及传统社会是一样的”。

  在韩国,社会接纳同性恋的程度被形容为“表面上‘颔首同意’,背后却‘大摇其头’”。同性恋行为在韩国早已不属违法,但同性恋婚姻仍不合法。韩国政策研究院不久前面向全国2000名成人进行的“韩国最受歧视的群体是谁”的问卷调查显示,同性恋排在第一位,其次是未婚妈妈。在韩国一些社会问题的教科书中,同性恋被列为社会问题之一,同性恋网站和社区则被列为有害青少年健康的非法网站。韩国《朝鲜日报》称,同性恋文化走出黑暗10多年后,想象中的欢呼和现实中的厌恶仍然混合在一起。

美欧同性恋面孔越来越多

  在美国,同性恋者开始向政界挺进。去年12月,“航天城”休斯敦选出一位女同性恋市长,美国从而首次拥有了大城市同性恋市长;同月,26岁男同性恋罗达伦当选加州硅谷地区坎贝尔市长,成为美国最年轻的同性恋市长;近日,在民风保守、摩门教徒占主流的犹他州,一名女同性恋议员自愿担任一对男同性恋朋友的代孕母亲。而在欧洲政治圈,同性恋已成为一种“时尚”。去年2月西于尔扎多蒂就任冰岛总理,成为世界上首位公开同性恋身份的政府首脑。德国去年迎来一位同性恋副总理兼外长———韦斯特韦勒。法国总统萨科齐任命同性恋者弗雷德里克 密特朗为文化部长。英国有11名议员公开了“同志”身份,其中内阁里有两位。

  欧美对同性恋的宽容态度也不过是近30年来的事。西于尔扎多蒂就曾感叹,30年前她开始政治生涯时,“冰岛对同性恋是极度恐惧的”。而美国则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历了斗争最激烈的年代。2008年轰动美国的电影《米尔克》讲述的就是那段历史。米尔克是美国第一个民选出的公开同性恋身份的政府官员,他最终死在保守派政敌的手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清教徒立国的美国,同性恋都被视为异端,直到1996年才宣布同性恋者享有宪法保护的平等权利。

  在欧美,同性恋话题直到今天也并非没有禁忌。美国每次总统大选,同性恋婚姻问题都会反复被拿出来拷问候选人。在同性恋者最多、风气最开放的加州,同性恋婚姻先被同意后又遭禁止,闹得沸沸扬扬。去年著名真人秀节目“美国偶像”最后对决中,一人是嗓音优美、打扮美艳的男同性恋亚当,另一人是长相淳朴、来自中部小城的虔诚教徒克里斯,最终,美国民众把克里斯推上了冠军宝座。媒体评论说,亚当的同性恋身份是他失利的主要原因。此后,亚当在超过1400万人观看的美国音乐奖颁奖典礼上与一名男键盘手接吻,直播该典礼的美国广播公司立刻接到大量投诉,只好在后来的新闻中删除该镜头。欧盟去年的调查报告称,超过半数的欧盟民众认为性倾向歧视在自己所在的国家非常普遍。

  拉美、非洲传统势力更强大

  墨西哥城市中心著名的玫瑰区,夜间一派迷人景象。窄小的巷子里,朦胧的粉色或红色灯光从酒吧或俱乐部中散发出来,同性伴侣们或拥抱或亲吻,手牵手在街上显示着恩爱。这一切早已不能再让经过的人们惊讶了。去年底,墨西哥城通过立法赋予同性恋婚姻合法权利,墨城成为天主教势力强大的拉美地区首个通过类似立法的首都城市。

移动版
© 心同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