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同性恋男子 追求爱情希望送走亲生女

国内来源:新快报2012-07-10

  离婚同性恋男子 为追求爱情希望送走亲生女儿

  “我对死亡感到唯一的痛苦,是没能为爱而死。”这是《霍乱时期的爱情》里,痴情接线员弗洛伦蒂诺的爱情座右铭。

  连续4个小时分秒不停的流水线工作,不敢奢求的劳动保险,甚至欠薪的老板明天可能突然跑路,但如果和自己的爱情相比,在36岁的打工者张明眼里看来,这些就像工厂机床上自己随时会被砸伤的手指一样,简直算不上什么此前的22年,他的爱情总是和“不能说”、“不可能”、“不敢想”、“不知道”联系在一起。

  6月底7月初,面对马上开始的暑假,很多家长在为孩子物色一个暑期培训班,单亲父亲张明也在抉择他试图为跟随自己生活的八岁女儿寻找一户新家。“我当然不舍得”,他摇着头叹一口气,苦笑着,“可是,她跟着我,怕是没有好结果”。

  “我就在这里,没有好吃的好喝的也行,不走。”对于父亲这几天屡次玩笑般的“把你送到别人家”的试探,八岁刚过的小玲坐在八平方米不足的出租屋里,瞪着眼睛,撅着嘴。她有些生气了。

  张明,一个同性恋者,在经历了失败的婚姻后,这个父亲想送养自己的女儿。观察这个男子忍痛送女的举动,必须追溯他此前22年与世俗社会搏斗的人生。

  初恋

  22年前,读初一那年,一个秘密开始根植时年14岁的张明心底:他惊慌地发现自己喜欢的是男孩。

  一个寻常的下午,得知一位和自己关系不错的男生缺课是因为生病,张明陷入不寻常的焦虑。“突然有莫名其妙的心跳。我自己也很奇怪,怎么那么着急他呢”,说起此事,22年后的张明嘿嘿一笑,“察觉到自己对他有特殊感觉的时候,心里有点慌。”当时班里女生很多,张明和她们在一起,没有什么异样,却偏偏和这位男生在一起时“觉得特别开心”。

  这是张明第一次发觉自己的“不一样”,他怀疑自己“可能有毛病”,“怎么对他会有心跳”?但他不敢告诉任何人。

  根据社会学研究,国际上一般公认同性恋者占总人口的3%—5%,照此推算,在中国有5000万-6000万同性恋者。

  一年后,令张明“心动”的这位男生转校。陷入“相思”之苦的张明开始用各种方法打听他的情况,终于得到地址后,开始写信。但信中张明依旧不敢坦露年少的心迹,只敢用朋友身份作掩饰,小心斟酌,写下寻常话语,关心问候。当时距离升学考试已经很近,但是张明“没法控制自己”。

  1996年,初中毕业在家闲晃了两年后,张明带着心里的秘密,挥别家乡、学校以及始终未敢表白的意中人,南下深圳,在一家制衣厂,开始了打工生涯。在1998年正式开始第一段感情之前,两年里的张明独来独往,“一个人过,不敢跟人说。”

  网络时代的热潮掀起,黑网吧的出现如雨后春笋。工作的闲暇,张明学会了上网。1998的春节,一位工友在电话里提示远在老家的张明登录了一个“交友”网站。“第一次知道还有那样的网站,”张明说,“应该早就被封掉了。”随后,借助网络,这位工友暗示张明,他也有同样的秘密。这时候张明才想明白,为什么这位工友常常用颇为不悦的语气提醒自己“少管那些女孩子的闲事”。

  这个春节后,张明在大年初四、工友在大年初五,相继赶回工厂。搬出了工厂提供的集体宿舍,他们租房住在了一起,每天一同上班下班。这位比自己小五岁的工友,成了张明迄今为止唯一交往的一个男友。在一起三年后,满意于这段感情的“平平淡淡”、“还没来得及考虑一辈子”的张明,遭到了家里人的逼婚。

1/5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移动版
© 心同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