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教师称要“注意区分假性同性恋”

国内来源:新快报2011-03-17

  语录  同性恋学生:“我希望社会能够平常地看待不同的性取向,就像世界上有黑种人、白种人、黄种人之别,或者有不同民族之分一样。”  普通大学生:“我尊重同学的性取向,但希望他们在日常宿舍生活中有所克制,不要干扰到舍友的生活。”  高校老师:“在青春期发育过程中,情感无处寄托时可能产生‘假性同性恋’,要注意区分以及多加关怀。”  网站调查  广州同性恋群体 学生占12%  华南地区较为知名的“同志”社交网站——“广同网”于2009年发起了对1000人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广州同性恋群体中,在校学生占12%。  “广同网”的站长助理李小米告诉记者,网站从1999年开始组织线下活动,“但事实上,活动的参与者永远只能是少数人,效果和效率都有限,所以更多的时候,我们倾向于网络上的交流”。  高校心理教师:要对假同性恋及早疏导  广州某高校一位心理辅导老师告诉记者,同性恋的产生与遗传、激素等各种原因有关,是人性的一种自然流露,并非内心的扭曲,她认为这种个性化情感的发展应该得到尊重。  “但有一些大学生可能并不是真的同性恋,在青春期发育过程中,情感无处寄托就可能产生‘假性同性恋’。比如有些从小比较恋母的女孩子突然离开家来到大学,就可能把某种恋母情节寄托在一个比较要好的女同学身上。”该老师说,这种时候就有可能走入误区,怀疑自己有喜欢同性的倾向。不过,一般通过恰当的心理辅导就可以确定是否是真正的同性恋,进行一定疏导,就可解决这种苦恼。  ★志愿者知心建议  1 坦然向家人表达  有性取向困惑的学生,可试探性地与家人谈起关于同性恋的话题,坦承自己。只要能够正确地与家人沟通,最终会得到家人的理解和帮助。  2 不给自己贴“标签”  志愿者表示,部分同性恋朋友会把自己生活中的许多挫折归咎于自己的性取向,比如人际关系、感情问题,但其实年轻人的感情相对不稳定的,遇到挫折也是在所难免。有类似情感困惑的朋友,应多与人交流,不要给自己贴上特殊“标签”。  3 社会勿“另眼相看”  “其实同性恋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希望社会多了解、理解。”某志愿者对记者说,“把他们看成普通人的一种就好。”  ★花边新闻  有关同性恋  1 同性恋影片  在2005年,电影《断臂山》中讲述了两个美国牛仔相爱,却迫于社会压力结婚生子的故事,影片被誉为有史以来最为成功的同性恋题材电影,至今“断臂山”已成为同性恋群体的专用别称。而在我国,近年来《春光乍泄》、《刺青》、《花吃了那女孩》等同性恋影片的推出,引发了公众对同性恋问题的热议。  2 同性恋称谓  按照约定俗成的说法,通常将男同性恋者称为同志、Gay、断背,女同性恋者称为拉拉、Les。  3 同性恋标志  同性恋群体的标识主要有彩虹旗、粉红三角形、黑色三角形等。作为认出彼此的标志,通常同性恋在装扮上也具有很多特点:佩戴耳环(通常是男右女左)、同性恋手镯,穿着鲜艳或独特色彩的衣服,特别是粉红色的服饰。(内文所指人物均为化名)

移动版
© 心同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