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宫廷的同性恋 汉哀帝“断袖之癖”

生活来源:心同网2010-02-21

  缠足始于五代之说,则是源自南唐李后主的嫔妃。李后主的嫔妃美丽多才,能歌善舞,李后主专门制作了高六尺的金莲,用珠宝绸带璎珞装饰,命她以帛缠足,使她的脚纤小屈上做新月状,再穿上素袜在莲花台上翩翩起舞,从而使舞姿更加优美。

  到宋代时,已经有缠足的记载了。宋代诗人苏东坡曾专门做《 菩萨蛮 》 一词:

  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

  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

  偷立宫样稳,并立双跌困;

  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

  这也可称之为中国诗词史上专咏缠足的第一首词。到南宋时,妇女缠足已比较多见,甚至南宋末年时,“小脚”已成为妇女的通称。陆游在《 老学庵笔记 》中写道:宣和末好鞋底尖,以二色合成,名错到底。但在南宋时代,妇女缠足还并不普及,缠足者主要限于上层社会。

  蒙古族入主中原之后,他们不缠足,但也不反对汉人的缠足习惯,相反还持赞赏的态度。这样,元代的缠足之风继续盛行,元代末年甚至出现了以不缠足为耻的观念。明朝时期,妇女缠足之风进入兴盛时期。这时期,对裹足的形状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女子小脚不但要小,要缩至三寸,而且还要弓,要裹成角黍形状等种种讲究。清朝统治者入主中原后,起初一再下令禁止女子缠足。但此时缠足之风已是难以禁止了,到康熙七年(1668年)只好罢禁。正因为此,妇女缠足在清代可谓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社会各阶层的女子,不论贫富贵贱,都纷纷缠足。甚至远在西北、西南的一些少数民族也染上了缠足习俗。在当时,社会各阶层的人娶妻,都以女子大脚为耻,小脚为荣。“三寸金莲”之说深入人心,甚至还有裹至不到三寸的,以致出现女子因脚太小行动不便,进进出出均要他人抱的“抱小姐”。

  小脚为何称“金莲”

  讲到“三寸金莲”,人们不禁要问,妇女因缠裹而成的小脚为什么被称为“金莲”呢?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个问题也是倍感兴趣,却并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回答。

  小脚之所以称之为金莲,应该从佛教文化中的莲花方面加以考察。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在佛门中被视为清净高洁的象征。佛教传入中国后,莲花作为一种高洁、吉祥的象征也随之传入中国,并为中国百姓所接受。在中国人的吉祥话语和吉祥图案中,莲花占有相当的地位也说明了这一点。故而以莲花来称妇女小脚当属一种美称是可以理解的。另外,在佛教艺术中,菩萨多是赤着脚站在莲花上的,这可能也是把莲花与女子小脚联系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为什么要在“莲”前加一个“金”字呢?这是出于中国人传统的语言习惯。中国人喜欢以“金”修饰贵重或美好事物。在以小脚为贵的缠足时代,称小脚为“金莲”,也是一种表示珍贵的美称。后来的小脚迷们往往又根据大小再来细分贵贱美丑,以三寸之内者为金莲,以四寸之内者为银莲,以大于四寸者为铁莲。于是言及金莲势必三寸,这就是所谓三寸金莲。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金莲得名于南朝齐东昏侯的潘妃步步生莲花的故事。东昏侯即萧宝卷,是萧鸾的儿子,即位时只有16岁,这位暴君中的暴君荒嬉无度。他后宫佳丽多达万人,其中却特别宠爱潘妃。潘妃妖冶绝伦,肤成白雪,萧宝卷就叫她“玉儿”。 潘妃更有一双柔弱无骨,状似春笋般的妙足,萧宝卷就特地为她先后建造了修玉寿、神仙、仙华三殿,这三座殿刻画雕彩,居香涂壁,锦幔珠帘,穷极绔丽。还在兴光楼上施青漆,称为“青楼”,成为后世妓院的代名词。又凿地为莲,用粉红色美玉装饰。潘玉儿赤脚在上面婀娜而行,花随步动,步逐花娇,萧宝卷因而大发感叹:仙子下凡,步步生莲。

  这时国家已经昏天黑地,朝政乌烟瘴气。萧衍起兵造反后不久就带兵攻入建康。城破之夜,萧宝卷犹在含德殿吹笙歌唱,被萧衍的部将一刀杀死,萧衍追封他为东昏侯。

移动版
© 心同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