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侣甘做艾滋疫苗“试验品”

艾滋病来源:人民网2009-11-24

  阅读提要:

  ●用一支没有准星的枪,装上一颗不知道有没有杀伤力的子弹,瞄准一个不断移动的靶子……这就是研究艾滋病疫苗的科学家所做的事情。

  ●据统计,目前全球有14个国家正在进行艾滋病疫苗的临床实验,有3万人作为志愿者。中国艾滋病疫苗研究与国际几乎同步。

  ●罗浩和吴华都是刚刚大学毕业,他们主动参加了在广西进行的中国艾滋病疫苗的临床人体试验。罗浩和吴华是一对情侣。罗浩对父母讲了,吴华没有讲,“怕他们担心,干脆不告诉了。”

  “请坐请坐,我再去找几把椅子。”在广西疾病防控中心一个小会议室里,戴着眼镜的罗浩(化名)招呼记者,旁边是23岁的女护士吴华(化名)。

  罗浩和吴华是一对情侣,还是中国艾滋病疫苗人体试验二期临床的志愿者。在由清华大学国际传播中心和IAVI(艾滋病国际疫苗组织)举办的艾滋病疫苗报道高级培训班上,他们共同接受了健康时报记者的采访。

  当志愿者要“心理健康”

  今年3月份的一天,罗浩在手机上看到一条征集艾滋病疫苗试验志愿者的公共短信。作为医科大学毕业生的他,对艾滋病并不陌生,他还知道,广西的艾滋病感染者人数在全国排在前三位,吸毒和性传播是主要传播渠道。

  罗浩来到广西疾病防控中心咨询。后来他才知道,那条公共短信引来了上百人咨询。

  对志愿者的筛选很苛刻,身体、心理都要健康。比如有人说,来做疫苗试验的目的就是不怕艾滋病感染了,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这种人是不能入选的。

  入选进来后,要签署知情同意书。要了解自己参与试验的权利与义务,风险与利益。在注射疫苗后,如果产生抗体,这时志愿者恰好找到工作,做入职前的体检,就会被查出艾滋病阳性。为了用人单位不至于产生误解,研究部门要及时出具情况说明。

  罗浩当时最担心的是会不会就此感染上艾滋病。

  专家说,现在的艾滋病候选疫苗,以基因重组疫苗或载体疫苗为主,也就是利用艾滋病病毒的部分基因表达病毒蛋白,再用运载工具把这个基因片段送进人体。这其实是一个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的假信号,不会让人感染艾滋病,而有可能激活免疫系统对病毒的特异反应,建立针对艾滋病毒的“特种部队”。

  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艾滋病研究中心主任张林琦介绍,艾滋病候选疫苗一期临床试验,主要是安全性试验,看疫苗进入人体后,会有哪些其他的不良反应,如:红肿、发烧等。

  二期临床试验是测试疫苗诱导体内免疫应答的能力,也就是看它能不能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杀灭艾滋病病毒的“特种武器”。

  三期临床试验才看疫苗的有效性,之前要提醒志愿者做好预防措施,如正确使用安全套、不与人共用针具注射毒品等。把生活、行为接近的志愿者分为两组,一组注射安慰剂,一组注射疫苗,经过几年的观察后,再检测疫苗组和安慰剂组受试者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情况,验证疫苗的效果。“绝不是给试验者打上艾滋病疫苗后再注射艾滋病毒。”

  罗浩和吴华接受的是二期临床第一阶段的试验。

  艾滋病疫苗研发有多难

  有人这样形容艾滋病疫苗研发:用一支没有准星的枪,装上一颗不知道有没有杀伤力的子弹,瞄准不断移动、变化、增多的靶子,试图一枪毙命,难度可想而知。

  张林琦说,免疫系统是人体健康的保护神,它的特点是:敌我分明,不是自己人就是敌人;目标特异,今天看到的是张三,明天不会当成李四,认人很准;还有就是记性好,今天看到你,几年后还认识,而且记得更深。

  疫苗就利用了人体免疫系统的这些特性。从病毒里面提取对人体无害的信息片段,通过载体放进人体,人体免疫系统敌我分明的功能发挥作用,一看不是自己人,马上剿灭,并建立针对这种病毒的特种部队。等真的病原体攻击人体,特种部队发挥“记性好”的功能,消灭来犯者。

移动版
© 心同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