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巴比祈祷》同志的家庭丶生命与信仰

话题作者:心同编辑2010-05-04

 “ 应许者基督徒行动联盟举办《为巴比祈祷》电影试映募款晚会上,真光福音教会的张懋禛牧师表示,这部电影探讨生命丶信仰以及亲子关系,希望大家能够借由这部电影开始暸解同志。张牧师说,每次有人找他谈论同志议题,他总是回答:「同志不应该是一个议题,是一个个真实的生命。」

有时候,再怎样精辟的论述都比不上一个生命故事更容易说服人。 《为巴比祈祷》(Prayers for Bobby,另译《天佑鲍比》)是一部由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述说一位虔诚的基督徒玛莉(Mary Griffith),在儿子巴比出柜坦承自己是同性恋后,认为同性恋是上帝所不喜悦而无法接受,用尽各种方式想要治好巴比的「病」,却让挚爱的儿子陷入困境。最后巴比选择自杀,玛莉才终于了解巴比当初想传达给她的心情,发现是自己对信仰及同性恋的错误认识迫使巴比走上绝路。玛莉开始接触同志父母组织PFLAG(Parents, Families and Friends of Lesbians and Gays),并挺身而出,为同志平权运动发声,希望借由巴比的牺牲帮助更多青少年同志和他们的家庭。 昨晚(4/12),应许者基督徒行动联盟在真光福音教会举办《为巴比祈祷》电影试映募款晚会,约有100位关心同志议题的基督徒参与,会中邀请到许多支持同志的牧师。真光福音教会的张懋禛牧师表示,这部电影探讨生命丶信仰以及亲子关系,希望大家能够借由这部电影开始暸解同志。张牧师说,每次有人找他谈论同志议题,他总是回答:「同志不应该是一个议题,是一个个真实的生命。」同志父母团结不孤单 和美国的PFLAG一样,台湾也有由同志父母组成的台湾柜父母同心协会。参与柜父母活动六年的郭妈妈表示自己是天主教徒,在参与柜父母活动后,对信仰的领受更深。过去,在孩子向她表白同志身分时,她也曾经犯错,伤害到孩子,但这都是因为对同志与孩子的不了解。现在,她了解也接受孩子的性向,希望能像片中主角玛莉,帮助更多的同志父母,不会再有同志家庭付出生命的代价。 郭妈妈解释,异性恋父母不能了解同性恋,不是父母的错。柜父母协会可以提供父母丶家人对同志的正确知识和资讯,让慌张的父母有机会可以更认识自己的孩子,甚至是其他同志孩子及父母,让彼此互相了解丶互相陪伴,也就不会互相伤害。同志神学争议如何解 一直以来,教会对圣经的保守诠释是同志运动最大的威胁,许多反对同志的基督徒认为,同性恋是罪,是上帝所不喜悦的。台湾近年来有教会成立「走出埃及」,要协助同性恋者借着信仰,从性的捆绑中得释放。去年在同志大游行前,一些反同志教会及牧师发起「反同志游行」来宣扬自己的理念,希望陷在错误的同性恋者可以回归「正常」,否则将导致大灾难。 应许者基督徒行动联盟的成立,或许可以让同志平权运动更进一步。张懋禛牧师表示,希望可以借着这个跨教派的联盟,结合同志基督徒以及对同志友善的基督徒一起行动,搜集翻译国外教会界对同志议题的讨论或资讯丶分享同志生命经验,期许这个联盟为同志平权运动及其他人权运动努力。 同样是基督徒的音乐人朱头皮在映后座谈时分享,每次听到教会的牧师或朋友讨论同志议题,都会觉得「同志议题是基督神学讨论中,人类的最后一个议题」。因为支持同志与反对同志的教友总是难以对话,他期待应许者基督徒行动联盟可以在台湾保守的教会界中开创出一些对话空间。 另一位自长老教会退休的张牧师指出,反同志的牧师可能是先受了传统价值的影响,才对圣经做了不合适的诠释。张牧师解释,神学对圣经的诠释方法有很多种,他认为,上帝并没有责备同志或任何人,主张圣经反对同志的牧师们可能要回去好好研究圣经。 张懋禛牧师说,《为巴比祈祷》不但是一部讨论同志与信仰议题的电影,也是一个真实的生命故事,是青少年同志的生命丶是家庭的生命丶也是父母的生命,他期许应许者基督徒行动联盟可以逐渐改革教会界对同志的歧见。

延伸阅读:出柜十年:写在电影《为巴比祈祷》之后《为巴比祈祷》莱恩凯利演活同志巴比

移动版
© 心同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