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说生为同性恋就不幸福?

话题作者:吴幼坚2008-09-28

看了阿姨的博客后,有一点我可以肯定,那就是假如以后我遇到阿姨这种情况,我也会像你一样面对现实并支持我的儿子,我会像你一样让儿子看到我的笑脸,因为这是带给儿子幸福的唯一办法。但是,我知道我从此不会真正的快乐,我的幸福因为儿子人生的缺失而缺失了。很感谢你阿姨,让我对同性恋有了一个更客观理性的认识。

但是,我极不喜欢上面的假设,它让我不止一次地感到焦虑。我的儿子才两岁,在我眼里,它就是一朵娇嫩的花朵,预示着明天的美丽与灿烂,这种假设对我是一种伤害,使我恐惧。你也许会笑话我,这种无端的过早的忧虑实在是多此一举。可是,我有理由为我两岁的孩子担忧,有理由为任何孩子年龄尚小的父母担忧。其一,放眼看看当下的媒体,同性恋成了一个提及率非常高的词,有关同性恋的话题常常占据显要位置。同性恋电影、同性恋小说、同性恋节目、充斥文化商品市场;每个城市都有为数不少的同性恋组织、同性酒吧、俱乐部;同性恋网站社区数不甚数;同性恋的运动在世界范围内此起彼伏;大学里也开始设立同性恋社团,大学教授也在媒体公开表示支持同性恋;更别说形形色色的流行文化产品中渗透的有关同性恋的内容。对我而言,两年前“同性恋”还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概念,现在却似乎满眼皆是,不再新鲜了。我不反对任何同性恋的运动或组织,但这样被媒体大量抬出,让我觉得有些荒谬,他们看似在集体营造一个远远超过事实本身的同性恋者规模与声势,这样的结果是使更多的人卷入其中。在我们现在的整个媒体环境中,同性恋的话题与影响像空气一样到处弥漫。媒体是我们接触社会的渠道,更构成了我们当代生存的主要环境,我们的孩子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如何不叫父母担心呢。阿姨博客中的一段话可以证明我的担心是有道理的。“科学家公认,性倾向最有可能是环境、认知和生物因素在复杂的相互作用下的产物;多数人的性倾向形成于早年。”这里,媒体至少构成了三个因素中的两个,即环境与认知。媒体环境恰恰是影响认知的最大力量。在孩子的早年时代,没有理性判断与深入分析的能力,因此也是极容易受到误导的。

其二,我认为同性恋的先天因素可能与人体内的激素分泌有关。每个人都会分泌两种激素,但有些男人会分泌较多的雌性激素,表现一定的女性特征或心理,而一些女人也可能会分泌较多的雄性激素而表现出男性特征与心理。正是在这个基础之上,弗洛伊德才说,每个人都可能有同性恋倾向。这种心理本来是正常的,通过正确的性别引导与加强可以朝正常方向发展,至少有些人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不加正确引导反而鼓励或误导,或者漠视,就极有可能发展成为同性恋。性倾向一旦形成,就如同在儿童时代形成的某种心理(如自卑)一样也可能是终生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性倾向是可以教育的,而且要在早期教育。如果注意早期引导与教育,即使存在先天生物因素,也可以将可能性大大降低。但是,很多人却把性倾向“与人体生理因素有关”以及“通常在幼年时期形成”的理论等同于“同性恋是先天形成的”理论基础,以此作为争取理解支持乃至权益的基础。争取权益固然可以理解,但是在争取自己的权益之余,我们是否也可以多一些理性反省的自觉与勇气,积极地探求真理,还原真理于人,而不是误用曲用真理,给人以误解乃至误导呢?

中国的父母远不懂得孩子的心理关怀与教育,过多的有关性倾向先天形成的说法,则会更加蒙蔽父母的眼睛,使他们看不到早期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而任何将同性恋高尚化时尚化色彩化的理论言说,都可能会对缺失家庭与学校性心理教育的、心智发展不成熟的青少年造成直接的误导作用。

同性恋者是不幸的,他们原本可以更幸福更快乐。如果每一位父母都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关注他们的心理情感发展,如果我们的学校教育体系也把孩子的性心理教育纳入其中,如果父母在事后能给予同样的理解与关爱,如果我们的社会能更多一些宽容与接纳……但是,这一切的如果仅仅还是如果。同性恋者的母亲是不幸的,她们原本可以像期待中的一样享受天伦之乐,却要在孩子背后默默流泪。所以,为了不让更多的人成为不幸的孩子与父母,可不可把你对儿子与同志孩子的爱扩大一点,爱所有的孩子;在你为自己的孩子争取快乐与权益的时候,同情一下天下的母亲;你在母亲节的时候许下的愿望“愿每个同性恋孩子都快乐”,可不可以改成“愿每个孩子都快乐”?是的,将我们的爱稍稍放大一点,只需要我们改变一点点心态、改变一下方式,谨慎一点使用语言。为了每一个可爱的孩子与每一位平凡的母亲,为了我们共同的社会与明天,让我们回归理性,相信教育与科学的力量,站在真理的基础上说话,共同创造一个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纯净的舆论环境。

移动版
© 心同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