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不再恐同日!同性恋者想对异性恋者说的话

话题作者:沙子2016-05-19

国际不再恐同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简称IDAHO或idahomophobia),日期为5月17日(源于1990年5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 WHO)将 “同性恋”从精神病名册中除名)。希望唤醒世人关注对同性恋的恐惧,因性倾向及性别认同,而产生一切加在肉体上及精神上的暴力及不公平对待。

——百度百科

2016年的“国际不再恐同日”。生在中国的同性恋者,想对异性恋者说:

1、同性恋是天生的。

虽然科学家们正在努力探索诸如发现同性恋基因等生物学上的原因,而且研究只取得了初步的进展,但“同性恋是天生的,后天无法改变”是目前绝大部分与同性恋成因研究有关的科学家的定论。有的科学家还认为,即使同性恋是后天造成的,也没有“矫正”的先例。2015年初,一名同性恋者状告某心理咨询所的“同性恋矫正治疗”,获得北京地方法院的支持而胜诉,说明我国主流社会也已经“文明地”接受了这一事实。

社会不会因为接受同性恋、“宣传”同性恋,而让同性恋者的人数增加。同样的,“打压”同性恋,也不会减少同性恋的人数,只会让其中一部分人长期生活在“黑暗”中,造成很多负面影响。比较多的研究者认为,同性恋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大约为2-4%。也就是说,你中学里50个同学的班里,总会有1-2个是同性恋者。

2、同性性行为不等同于同性恋。

出于很多原因,同性之间发生的性行为,不代表行为当事人就是同性恋。同性恋者只对同性发生性欲,并希望发生和发展类似异性恋男女之间的亲密恋爱关系,而不是一时的“性冲动”,甚至“堕落”。

同样的,迫于家庭、社会和传统的压力,有相当数量的同性恋“选择”与异性结婚,他们在不情愿的前提下事实上与异性发生性关系,对他们造成的伤害,异性恋者可以理解为要你和一个同性发生性关系那样,无法接受。“同妻”和“同夫”的现象,造成了对这种婚姻关系中异性恋一方的伤害,也造成了对同性恋一方的伤害。

微博拥有40多万粉丝的时尚撰稿人常小辉和他相爱多年的男友“Denny寒”宣布“结婚”

就在前几天,微博拥有40多万粉丝的时尚撰稿人常小辉和他相爱多年的男友“Denny寒”宣布“结婚”。

3、一男一女的婚姻制度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在道德上比较高尚。

人类社会一开始并没有婚姻制度,恩格斯说,婚姻制度最初是掌握社会的男性为了固定女性的性对象而建立起来的。在最初的婚姻制度中,男性占据了绝对的话语权、支配权,所以类似“一夫多妻”、“从一而终”、“父母之命”等沉渣不用我再去翻演。人类走上相对比较文明的婚姻的道路,也就一、两百年的历史。

4、那为什么同性恋者还要追求结婚?

错。同性恋者追求的不是结婚,而是结婚的权利。换句话说,就是我有结婚的权利,但我也可以和异性恋者一样选择不婚。总的一句话,叫“婚姻平权”。从目前社会来讲,允许同性结婚,对于我国几千万同性恋者来说,政治上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实际得到的好处,让我们可以同样在阳光下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自由地呼吸。当然,允许同性结婚,还可以解决他们伴侣生活中实际的法律问题,主要包括共同财产、继承权,和一方在遇到医疗处置时的家属认定等问题。

5、传播艾滋病的根本原因是不安全的性行为模式。

虽然上世纪80年代初,艾滋病首先在美国的一位同性恋者身上被检获,且目前我国男同性恋者人群中艾滋病的确处于高发态势。但传播艾滋病的,除了必须有病原体艾滋病毒以外,不安全的性行为模式是根本途径。无论是异性恋和同性恋,只要不采取安全措施,都会笼罩在这一阴影中。

男同性恋者比一般人群更换伴侣的频率更高、插入性的无保护的性行为模式,让我们处于更高的危险之中。不过,英国有一项调查曾经证实,性病的发生率,并不与性伴侣的个数成正相关,倒是与受教育程度、所生活地区是否在经济文化上比较发达等因素成正比。因此,社会教育的缺失,是目前我国男同性恋人群艾滋病高发的社会原因。我国艾滋病从主要发生在吸毒(共用针管)和非法采血的人群身上,演变成主要是性传播引起,从一个侧面,也是教育缺失这一现实的佐证。

从目前我国罹患艾滋的人群来看,在绝对数上,仍以异性恋者占多数,而女性同性恋者的艾滋罹患率,远远低于其他人群。

泰剧《灰色彩虹》的演员,将充满基情的花絮照片放上自己的社交账号。

泰剧《灰色彩虹》的演员,将充满基情的花絮照片放上自己的社交账号。

6、哪些行为属于“恐同”?

我国从1997年实现同性恋非罪化(实际上“同性恋”三个字自始至终均未入罪,只是当初的“流氓罪”和“鸡奸罪”处理了相当一部分的同性恋者)、2001年实现非病化,至今也有十几、近二十年的历程,社会对同性恋的看法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性恋者所处的环境,特别是在一些发达地区,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原则上讲,对同性恋人群的不理解,仍然认为同性恋违反公序良俗和社会公共道德,认为同性恋违反自然、甚至是有病等,在言论上、行动上实施不平等的对待,甚至暴力相向、排挤凌霸等,都属于“恐同”的范畴。

俄罗斯臭名昭著的所谓“不能宣传同性恋”的法案以及新加坡刑法的377条款(认为同性之间发生性行为是犯罪),就是彻头彻尾的恐同法律。在我国,某协会颁发的所谓电视剧生产不能出现同性恋的行业规范也属于恐同条文,至于某著名网剧的下架,可能也包含“不能宣传同性恋”的恐同态度(但也可能掺杂了其它因素,无法一概而论),但如果参演的演员的确受到了某种程度的限制,那的确是恐同举动。(基本尚 微信公众号: shanghaigaylife 文/沙子)

移动版
© 心同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