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群体的隐晦世界 半明半暗生活现状

关注来源:心同网2009-04-06

  提要:随着中国社会的开放,同性恋者们的公共空间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开始明朗,但仍充满暧昧色彩  3月8日晚,北京元大都遗址公园的一角。这里是一个狭长的绿地,一面临河,一面靠山,走进去没多远,城市的喧嚣被屏蔽在外,路边和山上的树丛中隐隐可以看到有人若隐若现。  这里是北京男同性恋者们聚会的场所之一。陪同记者去的志愿者朱宇说,现在天气还冷,如果到了夏天,这里会聚集一两百人,“带100个安全套都不够用”。朱宇是注册在香港的NGO“智行基金会”的志愿者,他经常来这里宣传防治艾滋病知识,发放安全套。  在山坡上,可以看到沿着一条崎岖的土路两边,站了不少人。有的是一个人,有两人抱在一起的,也有三四人在一起聊天——当然全部是男人。他们审视着每一个从这里走过的人,对于朱宇提出的是否需要安全套的询问,他们大部分都很客气地接受,但也有人很生硬地拒绝。朱宇说,这样拒绝的人,多半是因为心里的不安全感,对不信任的人的排斥。黑暗中,浓密的树丛隐藏了这一切,也难怪有人称这里是搞“419”(英文for one night的谐音)的好地方。  元大都遗址公园成为北京男同性恋者的聚集场所,已经有两三年。再往前,北京最早的这种地方,是东单公园。1996年,电影导演张元拍出了由作家王小波编剧的电影《东宫西宫》,故事的背景, 是1991年5至7月期间,北京警察对北京同性恋者的一次捉拿行动。  “东宫”“西宫”,指的是天安门城楼两侧、中山公园门口和劳动人民文化宫门口旁的公厕。上世纪80年代,随着社会风气日渐宽松,劳动人民文化宫出现男女青年找对象的“恋爱角”,随之同性恋者们的活动也开始浮出水面,“东宫”“西宫”成了他们很方便的两个场所。但是,因为这里实在离天安门太近,又地处旅游中心人来人往,所以很快当局将同性恋者们驱逐,这样他们往东挪到了台基厂二条、东单公园一带。《东宫西宫》描述的故事背景就发生在那里。  到今天,东单公园仍是同性恋者们活动的场所,但是里面的同志已经至少一半是外地人。北京本地的同性恋者则转到了元大都遗址公园等处。有知情者说,这种场所在北京西边的石景山和三里河等地都有。  在那部著名的电影《东宫西宫》中,警察小史对抓来的同性恋者阿兰说:“我问你有什么毛病!”阿兰把手贴在自己脸上,喃喃自语:“我的毛病很多……”“你丫贱!你丫欠揍!知道吗?”警察喝道。  而在2009年的3月,元大都遗址公园门口,一部闪着蓝色警灯的警车就停在路边,但警察们对公园里的事情不闻不问。  酒吧里欢笑的“拉拉”们  就在北京的男同志们在公园的黑暗中聚集时,女同志们则在一家颇有名气的酒吧“枫吧”中庆祝“三八”妇女节。3月7日,是枫吧的“拉拉之夜”,联欢活动广告早早就在酒吧网站上贴出,当晚的主题是“大型潮人派对”,想占到好位子要趁早。  当晚10点,枫吧中已经挤满了人。交了门票30元钱进去,见屋里烟气腾腾。乍看上去,与普通的酒吧没太大不同,只不过,清一色都是年轻女孩,只有个别男孩。  节目在酒吧中央的一小块空地举行,先是现场的求婚礼。一位短发的女孩向一位长相甜美的女孩求婚,当众拥抱接吻。  枫吧的女老板乔乔告诉记者,最忙的时候,这里能聚集300多人。枫吧并不限制一定要同性恋者才能进,但是不让男客进。“除非他是gay,或者是女孩带来的私人朋友”。  北京专门的女同性恋酒吧大约有三四家,而男同性恋酒吧,乔乔估计有七八家。与男同性恋者不同,女同性恋者们并不到公园去。“我估计,如果没有女同性恋的酒吧和网站,中国的大多数女同性恋恐怕一辈子都见不到其他女同志。”爱白文化教育中心的江晖说——这家教育中心,是一个专门为男女同性恋者提供服务的民间组织。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移动版
© 心同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