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里都是骗GAY的

情感作者:波生2015-02-01

周末无意在网上看到一篇日志,大意是叫同志们不要委屈自己,要耐心等待属于自己的白马王子,然后举了好几个例子,主人公无一不是老、丑、穷必占一样的屌丝和高、富、帅、至少占两样的的王子。尽管童话里还没有哪个爱情故事是属于王子们的,但是这并不妨碍同志们做起遇上王子的美梦。

童话里都是骗GAY的

童话是女生最爱,同志版童话也是小受们意淫的绝佳题材,其中同志版灰姑娘路线尤为明显。以《张先生与张先生》为例,一位男主平平无奇(在文中被强调了无数遍),另一位男主英俊体贴又深情款款,是无数同志的梦中情人,然后他们历经磨难性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我由此大胆推测同志版童话的必要元素:条件(地位,长相,性格等)相差悬殊的两位男主角,至少一位长得迷死人不偿命然后深情又不差钱,性生活美满,朋友鼓掌,家人支持,大团圆结局。

甚至交友软件上也充满着阴险的童话论。有人找bf,条件低到四字概括:男的,活的。另有非180以上不要,超过80kg不要,不是985和211毕业不要,恨不得连丁丁大小和维度都写出来。我不是觉得这样不好,我甚至有些羡慕:拿着条件一项项筛选下来,符合条件的该不少吧。可是,这种购物式爱情,一点都不美了。

男人二十岁左右帅不帅基本是父母给的,三十岁左右跟个人造化不无关系:眼镜太小就戴付黑框眼镜,皮肤不好花点本钱好好护肤,修饰的方法多得是;经济基础尚可所以穿衣谈吐皆有品位,经常锻炼所以身材不差,爱好广泛又有见识,再加上技巧熟练……想想都流口水了。我怀着纯洁的少男之心按照理想条件发了一篇征友贴,结果应者寥寥。好在苍天有眼,虽然征友贴没效果,但后来偶然在一次活动上真的就遇见一位帅大叔,不仅是资深电影迷,家中书籍一大堆,工作又和我颇有渊源,自觉与他缘分颇深。第一次见面后看完电影我克制着自己没和他回家,第二次就干柴烈火一发不可收拾,结果我这边他传染给我的感冒还没好,他已经收拾好十年的行李跑回四川老家。微信好友中还有两位30岁帅大叔,一位在卖护肤品,一位在卖保险,我刷着他们的美照,看着他们推心置腹的分享,常常觉得自己拿不出钱来买他们的产品心中甚是惭愧。

人到了那把年龄,多少有些经历,什么刻骨铭心,相濡以沫,鸡飞狗跳,细道来也够秉烛夜谈的资本了,自然更加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也因为经历过,所以清楚年轻人想要什么。要么不想跟你玩,真玩起来,心理上投其所好,生理上直捣黄龙,攻陷诺曼底只需按天计。成熟和年轻最大区别或许在于:对一些事情不再有耐心。不是因为自大,而仅仅是因为生命已经到了这个时期——不想再浪费时间在那些太“拧”的事上。这种差异的表现不在于我喜欢听欧美硬核摇滚,而他喜欢中国民谣,而在于我看到两人的差异,依然跃跃欲试甚至奋不顾身,而他已经不想折腾,守着自己的爱不肯轻易给出,床上颠鸾倒凤花样不断,床下分手即是陌路,连朋友圈里的一条消息都不值。但是这怨不得别人,有些东西,没经历过,就是low逼。

童话里都是骗GAY的

我花了几个黯然神伤的夜晚才明白:白马王子有的是,但配不配的上就是个问题了,另一个问题是——骑着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也可能是唐僧。有一天看到张嘉佳的一段话,心中豁然开朗了起来:“我们都知道,风雨之后,才能见彩虹。但我们都希望,最好能直接坐在彩虹里,他人已经为你布置好绚丽的世界。可惜别人为你布置的景致,他随时都可以撤走。”

我还是相信童话的,甚至有些理解那些近乎童话的同志小说了:其实,也没有哪个小说的主人公是顺风顺水的。就像电影《赎罪》里,西尔莎·罗南变成的老太太在书里写着姐姐和爱人终于幸福生活在一起,而她还是没有被原谅,过程有些曲折,结局有些遗憾,却让整个故事更加真实了。童话总是被需要的,不然拿什么来抵挡现实的残酷?

停止不了幻想,也控制不了期待,好在懂事点之后可以抽点时间给自己,充电,沉淀,成长。于是习惯期待的好事落空,习惯靠自己走过一段不堪的岁月,可以一个人坐一个小时车去24小时营业的书店,也可以在咖啡馆里等一个爽约的朋友,被放鸽子依然心情愉快——来之前就已经做好了他可能爽约的打算,但是我知道,这一场可能落空的约会能让我看到从没看过的风景,经历从未有过的心情。

我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不是为了配得上那个不知何时、也不知能不能遇见的白马王子,而仅仅是为了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相关链接

猜你喜欢

旅游攻略

移动版
© 心同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