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严重吗?在沉沦的路上,我与你同行!(55)

情感作者:一株野草而已2015-12-02

曾经也春光惊讶着你赤热的心肠,它们开得多美!你并没有忘记自己站在花前的喜悦。你含笑地躺下,摊着记忆,一一检点。把鲜明生动的日子装好,把熟悉的面孔,熟悉的一言一语装好,把生活的扉页,撕下那页最重最钟爱的,也一并装入,自己要一遍又一遍地再读。把自己也最后装入,生命在二十几岁的时候,给一切一个灿烂的结束。

然而每天,总有一些声音在拉扯你,拉你离开那个心的炼狱,要你再去找一个新的世界,希望一切重新再来。他们比你更珍惜你,但是对一个疲惫的人,所有的光明正大的话都像一个个彩色的泡沫,对一个薄弱的生命,又怎能命它去铸坚强的字句?如果死亡是唯一能做的,那么就由它的性子吧!这是慷慨。强迫一只蛹去破茧,让它落在蜘蛛的网里,是否就是仁慈?所有的鸟儿都以为,把鱼举在空中是一种善举。

你在把二十年的光阴,当成善意的谎言,带着最美丽的那部分,一起化作春泥。

这不是曾经自己有过的那份心情吗?这不是自己走过的路吗?我感受了,却无言以对,因为曾经我也很斩钉截铁的说:“我绝不会因为这个病在病床哪怕躺一秒钟”。

然而,我还是想说,还是想说,人来到这个世界便在心中根植了一份对生命的热爱。还是想说,那些深爱着你的人,那些对你的痛楚感同身受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人,他们未曾有过任何对不起你,你无权如此对待他们,还是想说,一切都无法挽回,也应该在这个面对的过程中,尽自己的一切努力一回。人总把生命的终止定义在呼吸停止时,然而生命的终止是在失去了创造和享受生活本身之时,虽然我只看了你的博客,但我并非不觉得你已失去了这个意愿和能力。

好好活下去,生命在善良,鲜花,音乐,爱情面前还是很美好的。

一个本应在去年四月死去的人,苟延残喘到今日的人写下这些言辞,并非对你的劝慰,因为我明白今日的你很难体会,但我希望终究有一天你能明白,你能体会,你能有自己的那份觉悟。

恐惧

在电影《V字仇杀队》中伊芙对V说:“我希望自己不要一直恐惧,但是我确实恐惧。”但V却通过折磨伊芙的方式,并在这过程中,让她寻找到比生命更值得坚守的东西。这是什么东西呢?是信仰?是爱?我并不知道。

我依然不能明确的用文字的表达自己的内心中有这么一个东西存在,或许是这一路走来的思考,或许是收获的善意,所感受的美,也可能仅仅是依然对死亡,对结束的更深层的一份恐惧,但不论怎样,我依然活着,因为我明白只要活着便有机会寻找到这个东西,只要活着便有机会修正和改变,也只有活着所有的一切才便的明亮而有意义。所以,今日的自己能释然而坦然的对自己说,我想活着,即便有可能步向另一种我曾所不愿意的沉沦。

我钦佩着那坚强面对的人,也同样对坚定离开的人心生敬服。我知道这很矛盾,因为不论何种抉择,其中都有着自己的那份释然坦然,有着那份面对和承受,以及包含其中的觉悟。沉默不是无所感,而是对那不可言说者,必须保持沉默——

写给以后的自己

“想想你 我们终要一个人走完最后光亮掩盖黑暗的那段小径”。

看到这句话,心蓦然的黯淡下来,一个人走完,真的只是一个人吗?而念着到底是他的存在,他记忆里的存在呢?

在这片天空下,人总在寻找着那个和自己一起欢笑和流泪的身影,不管命运冠以这个身影怎样的称呼和定位,只要有这样的身影,便不再是只是一个人,即便是步向终结的旅途中。

这段小径不过是天地的一次远游,那也应在这段旅途中结结实实的印上足迹,让深爱着,和被深爱着的人追寻着。

然而正如某君说的,她更喜欢在黑暗的终点看到了光明,那光应是生命的光亮——

写给以后的自己

第一年会想着若他还在,这岁月将是怎样的不同,第二年已习惯他的不在,但难免伤怀少了他的滋味,第三年对风花雪月的怀想,已不存在他的位置,他不在,已是定论。

一般而言,人在失恋后会有这三个阶段,这第一个阶段最苦,也最难走出,听君所言,大概是处于这个阶段,劝也劝不动,说也说不听,这个时候言辞基本无用。

作为朋友,所能做到的便是告诉他,你也懂得那种心碎的过程,但不论如何,都在,都愿意陪着他,就很弥足珍贵了。

第77节

“人在少年,梦中不觉,醒来要归去”。

周星星在电影会说:“人要是没了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鲁迅先生会说:“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

而我会说:人之未来何在,天不能至,地不能载,但梦未醒时,梦即真实。既是真实,便当踏实而行。

惊扰了一场梦,然做梦的人挥舞着拳头,模样倒也可爱的紧。大约只是一份这样的心情,这条路荆棘比较多,还是走旁边的一条吧,可行路的人不听,以为那条路有更好的景致。其实也好,总要走过才知自己的方向在何处,毕竟不能代劳。

还是静静的听一场春风化雨之声吧。

173,“少欲无为,身心自在,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心净则国土净,若轻浮则须安心向下”。

一般而言,人都沉浸在自己的欲望之中,其实欲望不在于是否正当合理,而是是否沉溺其中而不察其害,少欲非是无欲,而直面自身欲望的同时也直面它,以自身为例,并掩饰自己期盼一位相爱的人,可真无,也不应纠结,从而生怨生恨。

向下之心因是一份慈悲之心,一个人不管处在何种位置都有自己的那份幸福,向下就去感知他人的不幸与哀伤的同时,观照出自己的那份幸运和美好。  173,“少欲无为,身心自在,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心净则国土净,若轻浮则须安心向下”。

一般而言,人都沉浸在自己的欲望之中,其实欲望不在于是否正当合理,而在于是否沉溺其中而不察其害,少欲非是无欲,而直面自身欲望进而审视它,以自身为例,不掩饰自己期盼一位相爱的人,可倘若真无,也不应纠结其中,从而生怨生恨。

向下之心因是一份慈悲之心,一个人不管处在何种位置都有自己的那份幸福,向下就去感知他人的不幸与哀伤的同时,观照出自己的那份幸运和美好。

猜你喜欢

旅游攻略

移动版
© 心同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