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穆斯林同性恋者的天堂(2)

情感作者:心同编辑2009-05-13

凯伦有几个星期借住在朋友家。“但太屈辱了。我从未这样过。我过去做时装工作,有自己的商店。我从没有……”她的声音越来越小。

丹尼尔被判6个月监禁。审判全部用阿拉伯语,没有翻译。“我在这里也是非法的,”凯伦说,“我必须在这里撑到他出狱。”她把头转向别处,尴尬地问我是否愿意请她吃顿饭。像凯伦这样的故事还很多。在迪拜有许多来淘金,却变得一贫如洗的外国人,他们失去了一切,偷偷地睡在机场、停车场或者郊外某个沙丘背后。

蝗虫之城

“你得知道,在迪拜,一切都不能看表面。”凯伦最后说,“这不是一座城市,这是个骗局。他们诱惑你来,说得天花乱坠,说这里如何先进,如何现代,但骨子里这是个像中世纪一样落后的地方。”

30年前,现在的迪拜相当一部分区域还是一片沙漠,上面只有仙人掌、风滚草和蝎子。18世纪中期,这里只有一个小村庄,位于波斯湾边上,人们以潜水采集珍珠为生。很快,来自波斯、南亚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人带着发财的希望来到这里。当地有一种凶猛的蝗虫,在人眼前吃光一切,这种蝗虫叫daba,这座城市也因它而得名。英国战舰入侵后,迪拜成为英帝国殖民地,直到1971年。随着殖民者的离开,迪拜决定和周围的6个国家联合,组成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英国殖民者离开时,这片土地上刚发现石油。刚掌权的酋长们面对一个巨大难题。他们大多是目不识丁的游牧民,这辈子干过的事情就是赶着骆驼穿越沙漠。突然之间,一大块金子掉到他们手上,该拿它怎么办?

相比邻邦阿布扎比,迪拜的石油储备只是九牛一毛,因此,迪拜酋长马克图姆决定用石油收入建造能够持久的东西。他要建一座沙漠中的旅游、金融中心,从世界各地吸引人才和资金。他用零税收政策吸引全球的富翁,他们带来了滚滚财富,迪拜人口突然膨胀。本地人现在仅占城市人口的5%.短短30年里,一座城市似乎从天而降,在一代人时间里,从18世纪跨越到21世纪。

如果你参加迪拜的巴士环城旅行。导游会告诉你,“迪拜的座右铭是,‘开放大门,开放思想。’”经过标志建筑时他会告诉你:“这座世贸中心是酋长殿下建造……”但这都是谎言。建造这座城市的并非酋长,是奴隶。

表象之下

迪拜人有各种各样。有像凯伦一样的外国人;有本国公民;还有地位最卑微的有外国劳工。他们被藏了起来,却又无处不在,穿着满身尘土的制服,被呼来喝去——但你习惯了对他们视而不见。“酋长建造了这座城市。酋长建造了这座城市。”这就像一道咒语。工人?什么工人?

每天傍晚,成千上万的年轻人被巴士送到距离迪拜市中心1小时车程外的巨大劳工营地,被与繁华光鲜的城市隔离开来。几年前,接送这些工人的还是运牲口的卡车,但一些外国人抱怨说这太不雅观。于是现在牲口车变成了没有空调的铁皮巴士,它们在烈日下就像一个个移动的温室,人坐在里面就像慢慢被拧干的海绵。 Sonapur是个劳工营地,放眼看去,到处是千篇一律的水泥简易建筑。地方不大,却拥挤地住着大约30万人。空气里弥漫着下水道和汗水的味道,路上随便抓个人,都像是有满肚子苦水要吐的祥林嫂。萨伊纳·莫尼尔是个瘦弱的24岁青年,老家在孟加拉。他说,“骗你来的时候,他们说迪拜是天堂。到了这里,才发现原来是地狱。”4年前,一个招聘代理人来到萨伊纳的村子。他告诉村里人,有个地方可以让他们每个月挣400英镑,在建筑工地干活,上午9点干到下午5点。在那里吃得好,住得好,待遇又高,但必须先交纳2300英镑办理工作签证,这笔钱可以用前6个月的工资慢慢还,轻而易举。于是,萨伊纳卖了土地,借了钱,奔天堂而来。

不久,他来到迪拜机场,他的护照被建筑公司扣押。他突然被告知,他必须每天工作14个小时,还得顶着沙漠的烈日——导游会告诉每个来迪拜旅游的西方游客,这里的太阳很毒,夏天在室外待的时间不要超过5分钟。就这样,工资还从每月400英镑变成了90英镑。公司说,不愿干,那就回去。萨伊纳说,“我怎么回去?你扣了我的护照,我没钱买机票。”那人回答,“那你还不去干活。”

相关链接

猜你喜欢

旅游攻略

移动版
© 心同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