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会中的神父同性恋群体

生活来源:多维电子报2014-12-10

上世纪90年代,英国女导演安东尼娅·博德一部以同性恋神父为主角的电影《神父同志》首次将同志爱与神父联系起来,在欧美社会引发巨大争议。当时有评论称,“(盖瑞)这个男人,将要挑战维持了两千年的传统。”彼时,“同性恋”、“宗教”,都是极度敏感的词,虽然影片没有给出一刀切的答案,却仍然难挡来自教会的强烈反对。

20年后的今天,世界对同性恋态度悄然在变,虽然不至稀松平常,但或多或少有了更多的包容和理解。澎湃新闻介绍,爱尔兰社会学博士John A. Weafer新书Thirty-Three Good Men: Celibacy, Obedience and Identity(《33个好男人:独身、服从与身份》),将人们的视线再次拉回到那个被禁忌的小世界。

天主教会中的神父同性恋群体

天主教堂

据了解,该书2014年5月31日一出版,仍然引起不少人的关注,不久即攀升至亚马逊年度畅销新书第12名,11月1日再版后仍然卖脱销,12月30日第三版即将刊印。《每日邮报》《赫芬顿邮报》《爱尔兰独立报》等西方媒体也于本月初相继对该书进行了报道。

天主教会中的同性恋社群。作者Weafer将其定义为“从1960年至2010年,现代爱尔兰教区神父生活经历的社会学研究”。在这期间,不管是爱尔兰教会还是社会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33个受访的爱尔兰天主教神父中,有的已经离开神职。他们向Weafer述说了各自对独身与服从、不断变化的神父身份等问题的理解,其中也不乏教区中的斗争和危机。当然,贯穿其中的主线则是神父们的同性恋生活经历。

“生活在爱尔兰的很多神父都是性活跃者,并且主教们也都知晓,在天主教会中有一个积极但隐秘的同性恋社群。”Weafer说。

Weafer曾经是神学院的学生,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超过30年,他曾被任命为爱尔兰最大的市场研究机构的董事,并于2000年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调查研究公司。

Weafer指出,33个神父中大多数过着独居生活,也有部分异性恋者。但他认为,同性恋者虽然只是少数,但是少数人中却有着更丰富、更复杂的故事。

除了性别一致,神父们在很多方面天差地别。“他们中大多数声誉良好,仍然活跃于教会,小部分已经离开神职;神父中有一些很年轻,但大多数是中、老年人......大多数持有正统天主教信仰,其他的则对天主教教义的某些阐释有更为主观的意见;一些人对神职很热情,其他的则颇为失望。”

其中一位受访神父“Fr C”表示,目前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

另一位于上世纪90年代被授予神职的“Fr L”则透露,直到他任职之后才停止和另一位神父发生关系。他说:“尽管我们都一再发誓不会有下一次,但我们保持着这种关系,我对此非常困惑。”

有了这样的经历之后,Fr L“发现爱尔兰有强大的神父同性恋社群”,但他补充说,这些社群并不容易被接近,因为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他相信“神父中有很多同性恋者”,因为他想起某个晚上,他在都柏林的一个同志酒吧看到了9名认识的神父。

在电影《神父同志》中,主人公盖瑞时刻小心警惕,防止身份曝光。受访的33位神父虽然自愿透露身份和同性恋经历,不过用的都是化名。低调行事是他们一贯的准则,“只要神父们不去公众场合,不炫耀这些与神职不符的行为,教会就会睁只眼闭只眼。”正因此,Weafer坚持认为,自己的研究内容打击不到教会的等级制度,因为教主们对这一切了如指掌。“在爱尔兰有一个支持同性恋神父的团体,一位受访者说过,许多主教曾受邀在非正式场合会见这些团体人士。”Weafer说。

移动版
© 心同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