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孩子“还没定性”?家长没接纳不想面对!

话题作者:阿强2021-06-13

1

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孩子十七、八岁性倾向还没有定性,或者同性恋孩子能不能引导成异性恋?我遇到的最夸张的,是我的邻居,他42岁的时候跟他妈妈出柜,他妈妈哭倒在沙发上,那种哭声我只在葬礼上听到过,凄厉而绝望。哭了整整半个小时。之后,她擦了擦眼泪说,“犯罪分子,杀人犯,经过教育和改造,都能改过来,你为什么就不努力改变呢?”

而另一个故事发生在国外,一个青少年同性恋,他的家人说,你相信上帝,只要你全情的相信上帝,你一定能改过来,因为上帝是万能的。他信了,非常的虔诚,但他发现他还是喜欢同性,每当他这样说的时候,身边人总是说,你还不够虔诚,因为上帝是万能的,如果你足够努力,肯定能帮到你,你把自己全情的交给上帝就可以了。后来,这个孩子在教堂门口自杀了,他用死证明,他有多么的虔诚,但他做不到不喜欢同性。

当我们说十七、八岁的孩子还没有性倾向定性时,我们会用同样的语言说异性恋吗?我爸爸他们那代人,很多十七、八岁都结婚了,我们没有人怀疑他们不是异性恋,也根本不担心他们的异性恋倾向没有定性,为什么我们总是担心十七、八岁同性恋的倾向没有定性?因为我们内心里觉得同性恋是不好的,我们想看到奇迹发生,想再等等,孩子还会变呢?为自己留一丝希望。这样的心理,我在无数的同性恋家长身上见过了。

当他们的同性恋子女在青春期出柜时,家长一般是否认的,无视的。很多家长说,“你小孩子还没有定性,你懂什么”,“你要学好的,不要学这些”,“你遇到喜欢的异性你就变了”,以至于,有很多同性恋要出两次柜,一次是青春期的时候,家长说你不是同性恋,“你不要胡说八道,你再说,爸妈就不爱你了。”然后,孩子没有生存能力,被逼的装回去了,到了成年后,再次出柜,在这中间的很多年,全家人都不能提“同性恋”三个字,父母也刻意不提,假装没有发生这个事,好像一提这个词,孩子又沾上坏习惯了,孩子也不提,一提父母就炸了。这个话题成了家庭中不能触碰的痛点。

不是同性恋孩子没有定性,是父母/社会没有接纳同性恋孩子的一个借口罢了,是父母无力面对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否则,人的性倾向到多少岁能定性呢?

我们来看看美国的调查数据,同性恋孩子第一次出柜的年龄平均11岁左右,有可能是跟TA的同学或者老师出柜,就是第一次告诉别人,自己喜欢的是同性11岁左右。这不难理解,如果你是一个异性恋者,你是多少岁意识到、感受到你被异性吸引的?异性恋感受到喜欢异性的平均年龄,跟同性恋感受同性的并无不同。美国人是人,中国人也是人。没有道理洋人可以11岁就能第一次出柜,而我们华人同性恋到十七、八岁还没有定性,难道我们有这么蠢吗?当然不是!到了十七、八岁还说不定性,其实是一种对同性恋者的自我意识的否定罢了。是社会文化不接纳,把同性者刻意幼稚化的一种表述而已,背后带着一种话语控制,一种打压,一种攻击。有什么比否定别人的自我意识更羞辱人的呢?

2

我们再来谈谈关于引导的问题。最常见的谬论就是要把孩子引导成异性恋。人的性倾向可以被引导吗?如果你说可以,你问问你自己,假设你是异性恋,谁能把你引导成同性恋?如果你不能,你又怎么能认为别人能呢?

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全世界各地的医生,政治家,都是在想各种办法把同性恋治疗成异性恋,或者“引导”成异性恋,到目前为止,所有的方法都失败了。化学阉割、厌恶疗法、鞭刑、甚至最惨无人道的架火烧死,都没有吓退有这种性倾向的人。

把一个人从A“引导”成B,是对这个人的否认,不接纳和不认可。最近50年,性少数社群在全世界的进步,就是平等对待,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婚姻平权是平等对待的一个重要标志。

而我们讲的所谓“引导”,都是别人几十年前干过的事了。就是抱着落后的想法,抱残守缺,抱着同性恋是不好的,我们要想办法,把他们变直、变好。如果一个人能真正发自内心的平等看待同性恋和异性恋,我们的社会有要求把异性恋“引导”成同性恋的吗?

“引导论”背后,就是最典型的差别对待,差别对待就是歧视啊!

人的性倾向能被引导吗?不能!作为一个同性恋,从出生那天开始,学习的都是爸爸妈妈这种异性恋模式,我的父母从头到尾,都盼望我娶个老婆,从来没有任何人把我往同性恋上引导,全部的力量,都是往异性恋身上引导。我不是照样成了同性恋吗?我在乡村长大,连“同性恋”三个字都没有听过。

一个异性恋者,可能很难从感受上理解同性恋的感受。这样说吧,我作为一个男同性恋者,天底下最美的女人,脱光衣服,站在我面前,我只会说“麻烦你赶紧把衣服穿起来,别着凉了”,我的欲望完全不会因为看她身体,有任何的反应,那对一个男同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事情,同理,一个女同性恋,看到男性身体,也是欲望免疫的。当一个异性恋想到要跟同性肌肤相亲时的难受劲,就是我们作为同性恋,想到要跟异性肌肤相亲时的难受一样,会起鸡皮疙瘩,有的同性恋甚至想着就会吐。

3

同性恋电影在国内是不能上映,同性恋的报道也受到限制,这背后都凸显了权力对人们会因为看到信息“而成为同性恋”的担心。

如此的担心别人“学成”了同性恋,是对性倾向的另一个认知谬误,把性倾向等于一个行为,同性恋污名常常是与嫖娼、卖淫、吸毒并列出现的。后面这些是做与不做的问题,但性倾向是“是与不是的问题”。

一个人是同性恋,哪怕TA一辈子也没有跟同性发生过性行为,只要TA的欲望和心理依恋指向同性,TA也是同性恋者。相反,一个同性恋者因为社会压力跟异性结婚了,哪怕TA天天跟妻子或老公做爱,TA那叫发生了异性性行为,TA也不是异性恋者,也成不了异性恋者。

同性倾向是一种本质的、持久的对同性在身体上产生欲望,在心理上产生依恋,在情感上产生依赖。而不接纳同性的人,刻意把性倾向作为一种肤浅的行为而已,而拒绝承认是人类美好爱恋的一种。

中国的同性恋过去都是隐藏起来的,只有最近10几年,才有越来越多的同性恋者,以同性恋者的社会身份公开生活,比如,告知别人自己是同性恋,找同性伴侣,“出柜”状态生活,而10几、20年前,都是想尽一切办法,用异性恋的社会身份来掩盖同性倾向。

移动版
© 心同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