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平权路难行!中山大学秋白告教育部被“出柜”

国内来源:心同网2015-09-01

中山大学女生秋白因不满歧视同性恋教材而起诉中国教育部

中山大学女生秋白因不满歧视同性恋教材而起诉中国教育部,及后遭大学打压。

中山大学的同性恋女生秋白(化名)参与活动反对高校一些恐同教材错误的称同性恋是"疾病"和"变态",并起诉教育部不公开有关监管信息,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本月受理了这一诉讼。8月27日《南方周末》整版以“被出柜”为标题报道秋白因为这些活动,被学校方面告知父母、导致她被出柜的情况。

近日,因不满歧视同性恋教材而起诉中国教育部的中山大学女生秋白(化名),自8月21日被爆出遭到所在大学施压,被威胁其“可能毕不了业后”,在互联网上引起轩然大波。

据中山大学校园媒体“中大DIN”称,秋白所在院系辅导员打电话给秋白称其“又搞事了”,随后,院书记和辅导员转发了一些文章给秋白父母,并向秋白父母透露其个人隐私,造成其“被出柜”,并表示其起诉行为对学校造成困扰,甚至威胁称“秋白同学可能因而无法顺利完成学业”。

随着事件在诸多网络平台广泛传播,引发网友强烈反应,很多网友质问中大“被谁困扰?”且类似“中大无耻”的骂声此起彼落。21日下午,辅导员李茂响应称:“我们非常尊重秋白同学的权利”、“与家长沟通,目的是不希望因此而影响她的学业”、“我们从未以『不能毕业』等方式给秋白同学施压”,并称少数校园媒体发布不实消息。但此辅导员并未对是否称“其行为对学校造成困扰”作出响应。

记者在调查过程中了解到,早在今年3月,秋白就曾和几名同学在广东省教育厅门前举牌,呼吁抵制“毒”教材,并向国家新闻出版署、广东省教育厅递交举报信,举报教科书中存在歧视同性恋的内容。知情人士称,当时事件发生后,学校的两名辅导员就联络秋白,叮嘱她不要参与这类活动。过程中,秋白已明确表示自己并未告知家长自己“出柜”,希望他们能保护自己的隐私。

此外,记者联络到一位正为秋白提供帮助的“同志平等权利促进会”的负责人燕子。核实信息时,燕子告诉记者,有两点可以确定,一是学校确实向家长称“秋白不应做此类活动”,二是学校确实透露了秋白的性取向。学生辅导员出尔反尔,违背了职业守则,同时也加重了秋白和父母之间的矛盾。在询问秋白目前的生活状况时,燕子称其目前情况有所好转,并且告诉记者促进会正帮助秋白父母找专家提供协助,希望能尽快调解秋白和父母间的矛盾。对于法院立案后的情况,燕子称现在他们都在等待最终开庭时间的确定。

“若是中国也有反歧视法就好办了!”采访过程中,记者多次听到类似的声音。为此,记者联络了一名中国维权律师。这位律师告诉记者,中国尚无相关反歧视法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现有的民法通则等法律已经规定了公平原则。且中国宪法明确规定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同性恋者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按照法律,理所当然应享有宪法所赋予的公民权,不应因性取向的差异而区别对待。但就目前,中国的同性恋者维权意识不足,很少有人站出来尝试维权。缺少同性恋案件处理的案例,法律的空白不被挖掘,同性恋权益保护的立法进程因而十分缓慢。

一位对同性恋者有研究的教授告诉记者,中国的传统文化根深蒂固,“传宗接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类思想在中国仍具有很大市场。因此,除面对来自社会的偏见和歧视,中国同性恋者所要面对的很大部份阻力来自他们的父母。此外,同性恋问题在中国日渐凸显,但整个社会对同性恋的认知是落后的。所以,同性恋者平权,除了推动法律的完善作基本保障,更重要的是推动整个社会对同性恋的基本认知教育。

中国目前约有600多个LGBT机构,近年,从事文化传播、教育、公众倡导的同志机构开始增多。2014年12月,中国首宗同性恋矫正案宣判。如今,秋白上诉,是中国首例同性恋教育权诉讼案。在中国特有的国情下,同性恋者平权,更具“草根精神”。草根力量推动平权,其过程必将十分艰难,但这注定成为中国同性恋平权过程的标志。其对于中国社会对同性恋的认知,乃至对人权认知的影响,是深远的。

旅游攻略

移动版
© 心同网 版权所有